中国全科医学 ›› 2021, Vol. 24 ›› Issue (35): 4469-447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28
所属专题: 心肌梗死最新文章合集; 心血管最新文章合集
王琦*,林珍,陈海荣,周艳辉
WANG Qi*,LIN Zhen,CHEN Hairong,ZHOU Yanhui
摘要: 背景 由于人口老龄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数量增加。高龄患者可能会存在多病共存、衰弱、免疫力差、营养状态不良等情况,可能会对其痊愈出院回归家庭产生影响,目前尚未对该人群出院目的地与预后的关联进行全面评估。目的 评估接受PCI的高龄(80岁及以上)STEMI生存者的出院目的地与中期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住院时间、主要既往史(心力衰竭、心肌梗死、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外周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慢性肾脏病)、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比例〕,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住院期间肌酸激酶(CK)峰值〕,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左主干病变(LMCA)、左前降支病变(LADA)、左回旋支病变(LCXA)、右冠状动脉病变(RCA)、2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数以及症状开始到再灌注的时间〕及出院后用药情况〔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离子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严重衰弱情况。随访开始时间为出院时,截止时间2020年12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成随访2 450例,根据出院目的分为家庭出院组(2 090例)和非家庭出院组(360例)。随访期间370例(17.5%)患者出院后死亡,最常见的死因是感染(21.6%,80/370),其次是猝死(18.9%,70/370)和心力衰竭(16.2%,60/370)。家庭出院组的心血管源性死亡比例高于非家庭出院组(P<0.05)。两组患者累积死亡率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家庭出院、既往心力衰竭、LADA、白蛋白<35 g/L、LVEF<40%可能是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40%〔OR=3.161,95%CI(1.564,6.389),P=0.001〕,既往心力衰竭〔OR=4.899,95%CI(1.835,13.078),P=0.002〕、非家庭出院〔OR=2.617,95%CI(1.188,5.765),P=0.049〕、LADA〔OR=2.210,95%CI(1.137,4.295),P=0.019〕、白蛋白<35 g/L〔OR=2.147,95%CI(1.064,4.330),P=0.033〕是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非家庭出院与高龄STEMI患者的中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积极寻找非家庭出院的原因,并早期干预,可能会降低高龄STEMI患者中期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