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1, Vol. 24 ›› Issue (26): 3302-3309.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12
所属专题: 神经系统疾病最新文章合集
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方琪*
QIN Yiren,WANG Dapeng,ZHAO Hongru,FANG Qi*
摘要: 背景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经典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及治疗中。然而部分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CYP2C19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此相关,然而不同年龄患者中该基因多态性是否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争议。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47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169例,年龄>60岁310例。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为期1年。住院期间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计数、糖尿病、高血压、CYP2C19 LOF等位基因、吸烟、饮酒、性别。随访记录患者卒中后三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的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1年期的临床预后,mRS≤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mRS>2分为临床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根据CYP2C19功能变异型(LOF)等位基因携带状态分为携带组和非携带组。使用同质性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层结果异质性,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层中与临床预后相关的潜在预测因子。结果 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血糖、LDL、白细胞计数、糖尿病、高血压、CYP2C19 LOF等位基因、吸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糖、HDL、LDL、TG、糖尿病、高血压、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eslow-Day检验: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χ2=6.352,P=0.012),Tarone's检验: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χ2=6.351,P=0.012)。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交互效应大小,结果显示,交互效应的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R=3.63,95%CI(1.31,10.07)〕。此外,不同年龄层患者CYP2C19 LOF等位基因与卒中后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相关性差异并无异质性(P>0.05)。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患者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比例(9.7%)高于非携带患者(3.9%)(P=0.02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中,CYP2C19 LOF等位基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可能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年龄>60岁的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饮酒、男性、血糖、HDL可能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在控制CYP2C19 LOF等位基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性别、NIHSS评分、血糖、TC、TG、LDL、HDL、白细胞计数上述临床混杂因素后,尚不能肯定CYP2C19 LOF是该类研究患者卒中后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中,年轻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与CYP2C19 LOF基因的相关性可能较年老患者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