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0, Vol. 23 ›› Issue (26): 3348-335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92
蒋丽洁1,许军1*,黄晨2,冯叶芳1,许梦瑶1,伍成凯3,李文源4,张金华2,吴伟旋1
JIANG Lijie1,XU Jun1*,HUANG Chen2,FENG Yefang1,XU Mengyao1,WU Chengkai3,LI Wenyuan4,ZHANG Jinhua2,WU Weixuan1
摘要: 背景 随着人们对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个体健康适能的测量不应仅局限于躯体(生理)适能一个方面,还应包括心理、社会适能等方面的评价。因此,对“体适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充实和完善,从生理适能、心理适能、社会适能等多个方面构建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的 对前期课题组通过Delphi专家征询遴选出的健康适能评价指标进行再评价,保证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可靠性与代表性。方法 设计《健康适能评定量表测试版》,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8月在广州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条目分析法(临界比值法)、条目筛选法〔变异系数法、指标间相关性系数法(指标共线性分析法)、指标与维度间相关性系数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法)〕对健康适能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1份,有效问卷553份,有效回收率为92.2%。经条目分析法,量表所有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保留所有条目。经条目筛选法,最终确定生理适能、心理适能、社会适能3个子量表分别有14个、11个、9个条目入选,加上4个总体评价条目,共计38个条目构成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初步形成包括生理适能、心理适能、社会适能三个方面的健康适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健康适能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再评价,有效保证了指标的科学性、可靠性与代表性,比较全面、准确和具体地反映出健康适能的真正内涵和外延,为编制《健康适能评定量表V1.0》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