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9, Vol. 22 ›› Issue (27): 3357-3360.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326
所属专题: 中医最新文章合集
苏文武,高修安*,潘佳蕾,高志云,邓芳,何婉婷
SU Wenwu,GAO Xiuan*,PAN Jialei,GAO Zhiyun,DENG Fang,HE Wanting
摘要: 背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自该技术诞生以来不孕症的治疗效果迅速提高,目前国内外IVF-ET的临床妊娠率已达30%~40%,但仍有不少患者移植优质胚胎出现失败,医学界普遍认为原因在于宫腔环境。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导致宫腔环境变差的重要原因,经宫腔镜治疗后息肉虽被切除,但出现子宫内膜容受性(ER)低下将延长治疗周期、降低IVF-ET成功率。如何改善此类人群ER,使他们成功妊娠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 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冻融胚胎移植(FET)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ER低下的临床疗效,探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调节ER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在IVF-ET助孕周期中因EPs行TCRP,术后出现低ER患者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在月经干净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直至ER恢复行FE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人胎盘组织液)治疗,直至ER恢复行FET。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类型a型率、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率、移植优质胚胎数、行FET所需时间、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类型a型率、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类型A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FET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可缩短TCRP后低ER患者行FET所需时间;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强TCRP后低ER患者宫腔血流灌注,提高内膜损伤后再修复能力,从而优化宫腔环境、逆转低ER状态,为胚胎着床创造良好条件。